多个短缺药挂网价格上涨,专家:自主报价是稳供应手段

  免费的无纺布手提袋在线报价微信小程序,输入规格参数,全程10秒钟出价格,方便快捷,欢迎使用!


(健康时报记者 谭琪欣)10月12日,辽宁省2022年度短缺药品挂网采购结果正式执行。据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此前发布的2022年度短缺药品挂网采购药品清单,此次参与撮合议价并议价成功的短缺药品共有51种,均为省级或国家临床急需易短缺药品,包括重症肌无力用药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急性白血病患者“救命药”盐酸米托蒽醌及帕金森治疗用药卡左双多巴等。

5月22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患者配药。新华社记者彭子洋 摄

部分短缺药品“溢价”超5倍

健康时报记者根据此前辽宁省历年的药品挂网采购价格梳理发现,此次议价成功的51种短缺药品中,绝大部分药品的挂网价格均高于2017年时的最高中标价,部分短缺药品如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盐酸米托蒽醌、注射用尿激酶、凝血酶冻干粉等“溢价”超5倍。

其中,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1ml:500ug)、盐酸米托蒽醌(5mg)2017年最高中标价分别为2.6元/支、39.28元/支,而当前同规格药品挂网每支单价已分别涨至42.06元、1598元。

为何近5年来短缺药品价格波动如此明显?目前药品供应状况如何?10月13日,多位相关药品生产企业销售人员向健康时报记者透露,由原料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上涨是药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目前挂网药品供应均已恢复正常

上海信谊金朱药业辽宁区域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短缺药品,这几年原料成本涨得很厉害,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挂网价都已经调整统一为1ml规格42元/支,2ml规格71.5元/支,“目前能挂网的药品库存状态都是正常的,有临床使用需求的医疗机构可以直接在采购平台上采购。”

“以注射用尿激酶为例,注射用尿激酶的主要原料是重组人尿激酶原,通俗地说这个原料要从健康男性的尿液中提取,但自疫情以来,原料的收集就变得非常困难,药品一度很紧缺,再加上近两年药品的生产工艺要求提升了,在原料紧缺且生产成本上涨的情况下,药价自然而然就涨了,但未来随着疫情的缓和,不排除价格可能会下降,目前药品供应配货均正常。”注射用尿激酶生产企业武汉人福药业辽宁区域销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自主报价、直接挂网保供应

除辽宁省之外,健康时报记者根据此前全国多个省份发布的短缺药品挂网通知梳理发现,部分短缺药品今年的挂网价较往年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短缺药的挂网价究竟是如何确定的?持续上涨正常吗?

针对近年来部分临床急需药品短缺的情况,据2019年国办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要求,对于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主报价、直接挂网,医疗机构自主采购。

“过去是招标定价,企业议价能力有限,现在自主定价,医疗机构按需采购,相对可以保障企业自身利润的同时上报合理价格,不过,自主定价也并不意味着‘完全自主’,按照程序要求,企业自主申报的合理价格仍然有待相关部门的进一步成本核查和磋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我国容易发生短缺的药品大部分属于低价药、急(抢)救药、妇儿专科用药以及罕见病用药等小品种药,对于临床易短缺药品,可适当加强对这类型药品生产企业的激励和财政、政策扶持。” 南开大学医药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宋华琳此前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允许自主报价挂网采购,放松短缺廉价药、小品种药品价格管制是主要的手段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防止药品短缺问题,保障药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