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色香味美”,政企代表齐聚增城正果老街共话乡村振兴

  免费的无纺布手提袋在线报价微信小程序,输入规格参数,全程10秒钟出价格,方便快捷,欢迎使用!

原标题:品味“色香味美”,政企代表齐聚增城正果老街共话乡村振兴

10月12日,增城区“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宣讲暨“喜迎二十大 做新时代文明人”主题实践活动(正果专场)在正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百姓宣讲员、美食类非遗传承人、美食创业者、正果老街商铺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品味正果镇在乡村振兴路上的“色香味美”。

今年8月,增城区全面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以来,各镇街依托增城区“1 7 N”校地宣传思政联盟,用好用足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精心组织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宣讲活动,进一步讲好增城乡村故事,全面展现乡村振兴成果。

据了解,在2021年广州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考核中,增城区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并在全市7个涉农区中位列第一;同年,增城连续两年位列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珠三角片区第一名。

【正果·颜色】

保留乡村本色的“绣花”微改造

正果寺、青砖大屋“梁宅”、供销社大楼、骑楼街……跨越1500多年风雨,正果老街依旧古韵如初。“保留乡村本色,留住乡愁。”正果镇百姓宣讲员王琳以正果老街的改造发展实践为例,以“绣花功夫微改造,千年古镇焕新颜”为题作成果宣讲。

2016年,正果老街纳入广州市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正果镇改造正果老街面积15.2公顷(约230亩),整合旧邮政局、旧供电所、村社大众铺等房屋119栋,总建筑面积超过2.1万平方米,带动私有房屋22户自发跟随实行微改造,正果老街整体风貌全面提升,文旅产业焕发新活力,老街旅游品牌更加响亮,逐渐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火车头,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动力。

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供销社大楼(圆角楼)改造后。

2018年起,正果镇谋划建设正果文旅小镇。正果文旅小镇东接正果寺、南至清桥路、西到正西街、北临增江河,核心区为正果老街。在坚持发展和保护两条主线的基础上,正果镇以“绣花功夫”对正果老街进行改造,秉持以人为本、风貌原真、产业活化、生态保育四个原则,实现整合闲置公房、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公共设施、优化营商环境等目标,使跨越近千年岁月的正果老街,重新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

【正果·香气】

粤菜师傅焕发传统美食新活力

在乡村美食香飘的老街上,听背后的创业故事,感知美食里的“大学问”,品味正果镇如何把更多舌尖上的味道,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力道。活动中,正果镇美食协会会长、“忠记云濑世家”餐饮店创始人陈冠忠以“粤菜师傅工程助我实现‘厨师梦’”为题,分享了他的美食创业故事。

2016年,得知家乡正果镇正响应增城区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城市创建的号召,以地方特色传统美食为突破口,打造“美食一条街”,从小对厨艺兴趣浓厚的陈冠忠毅然回乡创业,经营自己拿手的正果云吞和兰溪濑粉等美食。受制于菜品局限及知名度低,开业初期营业额始终上不去,直到2018年底广州粤菜师傅培训室落户正果老街。

2018年,正果镇抓住“粤菜师傅”工程实施的重要契机,让“美食 ”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截至目前,正果镇通过举办“粤菜师傅”培训班,培训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乡村厨师2650人次,全面提升全镇粤菜师傅技能水平,深入挖掘和打造本土粤菜师傅人才队伍,培养了一大批既懂烹饪又懂经营的本土专业乡村厨师。而陈冠忠在上完50多节“粤菜师傅”培训课程后,进一步改良了主打的云吞和濑粉,生意也很快红火起来。2019年,他还登上了CCTV科教频道的《味道》栏目,向全国观众展示正果云吞的传统制作技艺。

增城非遗竹升面第四代传承人、第二届广州市“青年粤菜师傅”创业组冠军、“正果七彩云吞面”创始人黄淑玲也是一位从广州粤菜师傅培训室培养出来的创业者。“在正果镇粤菜师傅培训室学习的期间,我在各位名师名厨和其他同行身上收获了许多厨艺知识、餐饮营销运营知识等,大大地开拓了自己的视野。”黄淑玲介绍说。

非遗传承人黄淑玲分享美食传承与发展的故事。

像陈冠忠和黄淑玲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在正果老街实现了创业梦。如今,正果老街共有特色小吃、特色农副产品、茶饮、文创等各类商铺近百家。正是在这种“粤菜师傅 旅游”的发展模式下,正果镇逐步打响正果云吞等特色乡村美食品牌,走出一条富有正果特色的乡村振兴“风味”之路。

【正果·味道】

乡村文化谱写老街原汁原味

“用餐饮扶持文创,用影像记录故事,用文字感动你我。”在对“玖枫山夏”老街故事馆略显文艺的介绍开场白中,创始人李瑞生向众人分享了正果老街这间新生代网红文创小馆的“诞生记”。“玖枫山夏”老街故事馆,是在正果九峰山下长大的水围村“80”后青年李瑞生2016年回乡创业的“作品”,凝聚了他对家乡的热爱。这间故事馆,无论是装修的风格还是摆放的物件,都透露出浓浓的怀旧情怀。

除了提供特色茶饮、传统小吃和正果玻璃烧鹅、传统粤式烧腊等餐饮服务外,“玖枫山夏”老街故事馆最大的属性,就是“文化”。制作老街风味怀旧咸柠檬酱,设计老街主题明信片,出品文化衫、帆布袋,手绘正果文旅地图美食,成立首个老街儿童公益合唱团,拍摄正果微改造、老街美食故事纪录片……李瑞生通过推出系列饱含着乡村独特味道的文创产品,让人们感受正果的风土人情,同时推动正果老街的保育工作。而在晒美景、打卡、分享心得等旅游休闲模式风行的当下,“玖枫山夏”老街故事馆成为许多年轻人必去的新晋网红打卡点。

“玖枫山夏”老街故事馆是正果老街努力保留乡村文化“原汁原味”的一个缩影。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正果镇通过整合老街闲置、低效的公有房屋,结合正果历史文化、美食文化、旧时生活生产场景,以“乡愁”为主题,绘制创意墙绘,增设街巷绿植,并邀请书法大师为商铺题写牌匾等,为老街增添文化韵味。

正果镇以老街现有墙绘、文化浮雕墙、游客中心(圆角楼)等建筑为舞台,投资400万元建设灯光投影装置,打造了印刻正果前世今生的光影浮雕墙、幻影景观连廊、奇幻公园等夜游体验点,进一步提升人文景观,留住乡愁记忆,激活正果夜经济。当华灯初上,现代化的灯光与古朴的建筑交织,现在与过去串联,展现出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新夜态”。

正果“新夜态”。

正果镇还重建了2座老街门楼,并以云吞、濑粉为原型,设计“正正”、“果果”等正果美食节吉祥物,同时大力推广手工竹编、根雕等蕴含着满满传统文化的工艺等,不断为老街注入更加生动的文化内涵,真正把乡村的文化、风情、韵味、生活、特色有机结合起来,让更多游客体验与众不同的乡村韵味。

【正果·美丽】

乡村振兴下的美好生活图景

一天销售1200多碗鲮鱼粉,单日销售额达5万元;雇佣20个帮厨,日均近600人客流量;2021年正果老街全年客流量约217万人次,2022年1-7月共接待游客逾90万人次……当天的主题宣讲活动中,透露了一组组的数据。这背后折射的,不仅是美丽经济,更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图景。

日子越过越红火,芝麻开花节节高。“近两年来,我们店营业额一年比一年高,日子越过越有盼头!”黄淑玲分享道。陈冠忠申请了“粤菜师傅”专项创业贷款50万,用于扩大店面、开设分店、成立正果美食研发室,致力于让正果云吞和濑粉走出正果、走向大湾区。“玖枫山夏”的“正果玻璃烧鹅”字号在正果老街闯出了名堂,李瑞生两年间在增城城区开了两间“玖枫山夏”分店。

如今,当地约240人在正果老街实现了创业就业。越来越多的人,用勤劳的双手,收获了美丽幸福生活。而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正果镇人居环境也在不断提升。目前,正果镇已创建20个市级、区级美丽乡村,29个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5个行政村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获得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中国最佳休闲小镇”“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森林小镇”等称号。

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富。增江河畔、九峰山下,正果老街的美食和美景正在转变成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2021年6月,正果老街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目前已启动创建国家4A级景区,是增城客流量最大的景区之一。将老街建成景区,大力发展特色乡村美食产业,正果镇呈现出“游商两旺”态势,擦亮了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实现了过上好日子、迈向美日子的乡村巨变,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增城“先行样板”。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通讯员/供图:增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