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秋收工作 有望实现粮食生产“十九连丰”

  免费的无纺布手提袋在线报价微信小程序,输入规格参数,全程10秒钟出价格,方便快捷,欢迎使用!

转自:呼和浩特发布

10月15日, 我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五十三场),通报了全市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情况以及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10月14日0时—24时,我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例(含5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无症状感染者5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92例,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96例。截至10月14日24时,我市现有确诊病例712例、无症状感染者3422例。

在前期划定的基础上,自10月15日起,调整部分地区风险等级,调整后,我市现有高风险区445个,中风险区192个。

有关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出舱)流程方面,市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刘院君介绍,新冠肺炎感染者经专家组研判符合出院标准规定后,即可办理交接手续。各定点医院、方舱医院要提前将出院(出舱)人员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等,推送至属地旗县区,由各旗县区负责分流至乡镇(街道)、社区(村),做好接收和居家健康监测前的各项准备。各旗县区按照属地原则,指定专人,安排公交或大巴等交通工具将出院人员集中接回,在集散地分流后由所住地社区、乡镇安排专人、专车点对点转回家中,全程闭环管理。出院(出舱)人员在我市辖区内有多个住址分属不同旗县区的,原则上遵循本人意愿。属于外地的新冠肺炎出院(出舱)人员,如在我市没有居住地,由医院(方舱)所在旗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向患者居住地发函,属地安排专人、专车闭环送至机场或车站返家,由居住地进行管理,返京人员暂缓。

感染者出院(出舱)前要签署《知情告知书》,一式三份,一份留医院存档,一份交患者居住地社区,一份由患者携带。出院(出舱)人员持《知情告知书》向社区报备。出院(出舱)后要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于出院(出舱)后第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社区要指导出院人员做好健康监测,跟踪了解出院人员健康状况,做好必要的康复指导。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时需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KN95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对出院(出舱)人员健康码一律赋黄码,核酸检测阴性后及时转绿码。

据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凤芹介绍,2022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4.62万亩,9月中下旬,秋粮开始大面积收获。疫情发生后,因农机流动受限和务工人员不足对秋粮收获带来一定影响。截至10月14日,已收获429.1万亩,占秋粮总面积的76%,还有135.5万亩农作物正在收割,其中主要是玉米,有125.67万亩。为实现“既保防疫又保丰收”目标,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秋收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统筹推动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按照无疫情区,低、中、高风险区,分区分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秋粮收获工作,做到精细化管理,一体化推进。

二是农机调度和应急抢收相结合。坚持全市农机使用一盘棋,储备调用全市范围内农机具4987台,其中马铃薯收获机3369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326台、稻麦联合收获机292台,合理划分农机服务区域,最大限度保障市域内农机具供给。成立应急抢收作业服务队21支400余人,保障秋收工作顺利进行。对于确需跨旗县区作业的农机,开辟农机绿色通道10处,作业人员按照“点对点”和无接触服务模式开展作业服务。为肉、蛋、奶、蔬菜运输、农机作业发放《农业生产保供运输车辆通行证》3150张,确保秋粮收获和重点农畜产品供给。

三是技术培训和服务引导相结合。组织开展秋粮机收减损技术培训12场次,培训操作人员367人。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对接有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对受疫情影响地区提供代收、代运、代储等社会化服务。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全市秋收工作受疫情影响不大,今年我市有望实现粮食生产“十九连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