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无纺布手提袋在线报价微信小程序,输入规格参数,全程10秒钟出价格,方便快捷,欢迎使用!
(来源:广州统计)
原标题:小小“口袋公园”承载百姓大民生
“开窗见绿、推门见景”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近年来,广州“口袋公园”或在楼宇之间,或在街头巷尾,一处处点缀在道路、建筑、街角之间,从城市微小空间入手,见缝插绿、破硬复绿,并设有休闲、散步、健身、运动、文化娱乐设施的方便到达,兼具游憩、亲子功能,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融入了城市“基因”,既传承记载了沉淀的城市记忆,又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
“口袋公园”纳入城市公园名录
●●●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公园城市”理念,广州大力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随着建设管理品质的不断提升,作为城市公园体系的有效补充,“口袋公园”也开始纳入城市公园名录(按照公园绿地标准进行管理)。《广州统计年鉴》“城市园林绿化”中重要的城市建设统计指标“公园”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数量,就涵盖了广州“口袋公园”的动态演化。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特指面向公众开放,面积一般在400-10000平方米之间,具有花园景观、休憩服务或文化底蕴功能的小微型绿地,主要散落或隐藏在城市各个角落,配置座椅等便民服务设施,为当地居民服务的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作为社区公共生活空间的补充。
世界首个“口袋公园”是1967年5月建成的坐落于美国纽约59号大街的佩雷公园 (Paley Park),占地390平方米,园中使用6米高的瀑布景观、树阵广场空间、轻巧的园林小品和简单的适应性空间组织,为喧哗的都市提供了一小片安静的城市绿洲,每平方米接待人数超过纽约中央公园28倍,以十分周全、人性化的独特因地制宜方式,展示了与面积超过其8000余倍的纽约中央公园一样重要的意义。广州在城市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口袋公园”便捷、可达、微小、无处不在的优势,推进其建设密度和可达性的提升,进一步完善公园体系: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修订)》发布,到2025年“口袋公园”不少于1188个。“口袋公园”在城市空间之中展现了历史人文,于细微处提升了广州市民的幸福感。
建设“口袋公园”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
●●●
生活环境配套有利于城市软实力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态化”的体现,与百姓的生活品质、幸福指数紧密关联。目前国内已建成近3000多个“口袋公园”。
住建部2022年8月份提出要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推动年内全国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可达、管理规范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 广州市也在《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中规划年内增加400个“口袋公园”,并在《广州市口袋公园设计导则》中提出“岭南特色”成为广州“口袋公园”建设的最大特色。
位于广州越秀区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内南边,毗邻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作为社区居民和游客的重要休憩场所的东山少爷公园,是广州200多个“口袋公园”中的“明星”,荣获了“2019亚洲都市景观奖”“2020AHLA亚洲人居景观奖”金奖,以及亚洲最具指标性的设计大奖“GOOD DESIGN AWARD 2021”三个国际性奖项。住建部2021年发布的《2020 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中国主要城市中,从人均面积来看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高的是广州,为 23.35 平方米/人,广州“口袋公园”功不可没。
“口袋公园”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
契合了城市更新在微观方面的需要,“口袋公园”打造了具有弹性的城市休闲公共空间:昔日的城市边角地、闲置地以及拆违空间等地带,经过“见缝插绿”改造实现了重生,重新激发了社区活力,使城市重新成长,为老旧小区蜕变焕新再添神韵和风采。建设“口袋公园”也被写进了2022年初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每区新建3-5个“口袋公园”, 作为2022年广州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全市年内将新建设“口袋公园”30个。位于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虽微小但却设计细致讲究,一处处家门口的绿色休闲空间里,百姓既可感受绿树成荫、曲径通幽、花草相间的大自然气息,也可体验静坐观赏、骑行漫步、嬉笑游玩的便民之乐。“口袋公园”构筑了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和谐之美的城市绿色街景,这不仅是百姓生活中的“小确幸”,更是托起民生幸福的生态活力空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