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无纺布手提袋在线报价微信小程序,输入规格参数,全程10秒钟出价格,方便快捷,欢迎使用!
原标题:“吕梁山护工”:口袋、精神双富足 奔赴美好生活
央广网吕梁10月28日消息(记者吴婷婷) 从围着灶头、孩子、老公转的“三转婆姨”,到成为家里的“半边天”、致富小能手,这些年,山西吕梁文水县人石兴彩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促成这一华丽转变的契机是吕梁市人社局牵头开展的“吕梁山护工”职业培训项目。“以前全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不到两万,现在我一个人月收入就能过万。”参加完吕梁山护工培训,勤快、肯吃苦的石兴彩成了一名病患陪护员,四年多时间,换新房、买新车,生活日渐富足。
“吕梁山护工”已经带富了数万个“石兴彩”,该项目曾是吕梁市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如今又成了吕梁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引擎。今年9月,国务院还对“吕梁山护工”特色劳务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经验做法予以了通报表彰。
第四十批“吕梁山护工”走出大山欢送会(央广网发 吕梁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供图)
“吕梁山护工”项目经过逾7年的打磨,已经成为吕梁的“新名片”,甚至正在重塑新时代下的“吕梁精神”。而这块招牌愈发锃亮的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数万吕梁山护工诚信、勤劳、专业结出的硕果。
从不理解到受追捧
吕梁曾是山西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其下辖的13个县(市、区)中曾有10个被列为贫困县,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闲散状态。
如何从根本上扭转现状?吕梁市政府派出一支队伍深入农村调研走访,发现部分贫困群众恋家意识强,也存在“不愿走出来、不敢走出来、不知怎么走”的现实难题。此外,另一支队伍前往北京等地考察学习,了解全国家政市场这片蓝海中的机遇。
2016年4月,“吕梁山护工”项目正式启动,由吕梁市人社局牵头开展。采取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等方式,先后选定6所公办院校和6所民办学校作为吕梁山护工培训基地,开设养老陪护、病患陪护、月嫂育儿嫂、家居保洁四大专业。
吕梁山护工服务中心(央广网记者 吴婷婷 摄)
吕梁市卫生学校作为培训基地之一,不少工作人员见证了吕梁山护工的成长和发展。
“刚开始的工作难度其实挺大的,这些学员大多数都在四五十岁,年龄比很多老师都大,上课迟到早退、穿拖鞋、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纪律不太好。也能理解,大家以前自由惯了,而且刚开始学员们对这个事情没概念,总觉得家务活谁不会干,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了能干什么、有什么用。”吕梁市卫生学校一位培训老师告诉记者。
“为此,我们引入了军事化管理,聘请退伍军人整顿纪律,宿舍物品摆放要整齐有规律、早上跑操、上课吃饭前由教官集合后一起行动……”吕梁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梁向南介绍,也算是为了让他们适应大城市生活、有节奏地工作提前做准备。
军训(央广网发 吕梁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供图)
而让学员真正从内心重新审视“吕梁山护工”项目的原因,是越来越多学员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收入越来越高,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早期招来的吕梁山护工很迷茫,更多的是响应政策来看一看,反正免费培训,吃住不花一分钱,还有补贴。现在就不一样了,过来的学员目的性很强,甚至主要学什么内容、未来去哪里工作都有明确规划。”吕梁市卫生学校培训科副科长苏强强说。
病患陪护实操课(央广网发 吕梁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供图)
梁向南介绍,我们为吕梁山护工编印发放了《吕梁山护工宣传手册》《政策问答》《护工系列故事》《吕梁山护工又一年》等多种宣传资料,下发至乡镇一级,全力提高政策知晓度。同时,组织包村干部、第一书记、下乡工作队各支力量,进村入户,蹲点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均选树一批最美吕梁山护工,并及时邀请他们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巡演巡讲。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以此动员和激励更多的群众打消顾虑,勇敢走出大山。
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没想到还真能赚钱。”家住吕梁离石区的赵小霞算是吕梁山护工的元老级学员,2015年参加了吕梁山护工试点培训,“当时想的是可以学点专业技能,方便照顾家里的孩子、老人,没想到在家政这行一干就干到了现在。”
如今的赵小霞不光收入大幅提高,还从一名基层家政工作者走上了管理岗位,现在是吕梁当地一家小有名气家政公司的培训部经理。“刚工作想得很简单,就想把本职工作都做好,千万不能丢了吕梁山护工的脸,后来越干越有激情,走上管理岗位后,还自学了管理、做账等等。”
说到这里,赵小霞脸上颇为自豪,“有了收入可以在经济上给予孩子们帮助,我学习、钻研的精神也给他们树立了榜样。我孩子之前跟我说‘妈妈,你就是我的榜样’,什么辛苦都值了。”
招聘会现场(央广网发 吕梁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供图)
而在宋爱玲看来,吕梁山护工开启了她的“第二人生”。
2019年之前,宋爱玲从未走出过吕梁山,一份保洁工作干了十余年,月入千元左右,“日子过得比较清苦,居无定所,总是搬家。不想再过这种生活了。”2019年参加完吕梁山护工培训后,宋爱玲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这是她第一次坐火车,也是人生第一次走出大山。
很快,宋爱玲迎来了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房山县医院养老护理。尽管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但初次接触这个职业的宋爱玲还是心生了退意,“很怕自己做不好,有些老人脾气急,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沟通。”
入职第一个月,宋爱玲并未干足月,却领到近4000元的工资,这让宋爱玲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既来之,则安之”,宋爱玲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把工作做好,“不能对不起人家”。
现在的宋爱玲褪去了当年对工作和未来的畏惧,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真是开了眼界了,接受了公司的系统培训、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现在我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我觉得护工这份工作不仅能赚钱,于自己于社会,都非常有意义。也没别的本事,就做好这件事,为社会做贡献,只要还能动我想一直干。”宋爱玲告诉记者。
家住吕梁文水县的席红霞是吕梁山护工首期学员,不仅通过培训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现状,还带动周边人就业、致富。2016年4月,席红霞参加吕梁山护工培训,结束后,通过政府部门的推荐在北京找到一份护工工作。2016年11月,席红霞决定回乡,并创办了自己的家政公司。
吕梁山护工赴北京上岗(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席红霞的家政公司一方面负责职业培训,把吕梁山护工培训政策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号召大家参加培训;同时,组织护工进行“进阶版”技能培训。另一方面,为护工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咨询、信息服务等。据席红霞介绍,已经先后有2000多名文水籍护工参加了专业护理培训,1000多学员参加了全民技能提升,890名护工走上全国各大中型城市的护理岗位。
在和诸多吕梁山护工深度接触过的席红霞看来,这个项目不仅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致富的机会,更难得的是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比如很多家庭主妇都不再只是伸手要钱,勤劳致富、体现自我价值等观念的盛行让整个小城都变得更有活力。
一个个个体的变化,反映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给吕梁人民带来的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状态的全方位、深层次巨变。
吕梁山护工和央广网记者交谈过程中,不约而同提到“不能给吕梁山护工这个品牌抹黑、丢脸”。多个和吕梁山护工合作的家政公司、康养机构均对吕梁山护工给出了很高评价,“诚信、勤劳、专业”已经成了他们的标签。
每一位吕梁山护工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擦亮这块招牌。
持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2016年项目刚启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挨家挨户动员低收入人群报名吕梁山护工,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人慕名主动前来咨询、学习。
截至2022年10月,吕梁市已经累计培训护工44期,培训人数84991人,实现就业 46065人,就业率54.2%,北京、上海、青岛甚至日本等地均可见其身影。其中,十三五”时期,培训34期,培训人数63517人,其中贫困人口26153人,实现就业34579人,其中贫困人口就业13158人。
一大批吕梁山护工通过培训实现了一技傍身,提高了务工收入,从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能解决温饱,到现在带动全家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生活。为吕梁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基础。趟出了一条富有吕梁特色、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劳务输出新路子。同时,也吸引了不少省市前来参观学习。
2020年1月11日吕梁市相关部门慰问在外地就业的吕梁山护工(央广网发 吕梁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供图)
“我常和大家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保姆的保姆’,成为护工们的后盾,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员、市场反馈来调整、完善我们的工作。”梁向南说。
为了全力解除已外出就业的吕梁山护工的后顾之忧,吕梁成立了吕梁山护工服务中心,设立咨询、报名、培训、求职、维权等服务窗口,为吕梁山护工提供需求对接、家庭用工、外出就业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在北京、青岛等地建立了6个服务部、17个服务站,定时开展联络回访工作,为外出就业护工及时提供维权保障等服务。此外,还成立了吕梁山护工工会委员会,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在外出务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联合工会、团委、妇联等成员单位,对外出就业的吕梁山护工进行跟踪服务,主动为其排忧解难。
校企合作(央广网发 吕梁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供图)
近年来,吕梁把保就业、促就业、稳就业作为“吕梁山护工”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为全国各地合作家政公司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多渠道开辟吕梁山护工就业渠道;积极拓展“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同时,组建工作专班赴上海、浙江等地,与当地知名家政公司的对接联系,并拟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吕梁山护工服务部、服务站,为吕梁山护工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
《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五年规划(2021—2025)》提到:“十四五”期间,引进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家政服务企业,培育一批产教融合的家政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以培训、实践、就业为核心的一条龙示范基地,建好用好吕梁山护工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努力用五年时间,完成6万名吕梁山护工初级培训,1万名吕梁山护工技能提升培训,200名境外就业培训;实现省外就业2万人,本地就业3万人,国外就业100人。力争到“十四五”末,年劳务收入达到25亿元以上。
“吕梁山护工”项目,一头托起成千上万低收入家庭的致富梦想,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希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