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无纺布手提袋在线报价微信小程序,输入规格参数,全程10秒钟出价格,方便快捷,欢迎使用!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小小肩膀大大书包,上啊上学堂……”曾经熟悉的画面,在“双减”后,不少萧山家长发现自家娃上学的画面不一样了,“大大的书包”变成了手提袋。
放学时分,在凤标小学校园里,同学们正排着队准备回家,却不见了书包的身影,只有或背或拎着的“书袋”。一二年级藏青色的,三四年级红色的,五六年级蓝色的,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
“现在每天都会在学校里多呆一个半小时,很多作业基本都能在学校完成,每天只需要带一些要预习的作业回家。”五年级的朱同学指着自己身上的袋子告诉记者,学校发的手提袋容量很大,而且耐脏、好看,有时候拎在手里不便时,还可以斜挎背着,很好用。
而在凤标小学各年段的同学都能够良好适应“大”书包变身“小”提袋的变化的背后,是学校“双减”工作的发力。
“目前,学校有超过95%的学生参加课后托管。同时在‘双减’后,学校也严格按照‘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的要求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因此,大部分的同学基本都能在课后托管的时间里完成,也就自然不需要再带很多书回家。”学校范老师告诉记者。
书包“缩水”成书袋,书都留在了教室里,怎么更好地整理呢?凤标小学的老师们对教室后的储物柜出招了。
帮助同学们整理书籍和杂物,既整洁又美观。
“双减后,孩子作业都在学校做完了,有时候他拎着水壶就回来了,回家自己看看书,也不用我操心他的作业,挺好的。”家长汪女士笑着说道,感觉家庭氛围都好了不少。
像初阳班的手提袋就以黄色为主色调,两面分别画着温暖的向日葵和初生的朝阳,云帆班级的手提袋则以蓝色为主色调,上面是小小宇航员正向着太空探索……说起这个新学期的新伙伴,不少同学都表示自己很喜欢。“我背书包总会滑下去,从校门口走到教室,书包就滑倒肩膀下面了。”201班的周诗钰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话音刚落,前排的同学也表示了赞同:“袋子里可以放背书包久了,肩会痛,袋子手拎着就很方便。”
“大”书包变身“小”提袋,不仅减轻了上下学路上孩子们小肩膀上的重量,还锻炼了孩子们的思考能力。
作为最初的尝试者,201班班主任章燕娟老师告诉记者,“对低段的孩子来说,他们会习惯一股脑的把书本都塞进书包里,而不会考虑哪些是我需要的,哪些是可以放在学校不用带回家的。而手提袋因为自身的容量限制,就自然而然地促使孩子们去思考这个问题。”
作为一项新事物,“双减”后,“书包”的变身,还是有着各种声音的存在。
比如,也有不少孩子表示自己喜欢书包。“其实我还是喜欢书包,我挑了好久呢。”“我觉得书包更好看,也更能装,都放进去就行了。”……
家长们则考虑得更多。家长陈女士就告诉记者,学校是在倡导参加课后托管的孩子不用把书包带回去,一开始也觉得挺好的,孩子轻松了不少。但有两次孩子没有把明天要预习或者背诵的课本带回来之后,自己就决定让孩子背书包,把书都带回来。“累是累了点,却比忘带作业让人操心好。”陈女士表示可能也是自己比较操心,让孩子把书都带回来,自己晚上还能看看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一下他的学习状态。
对此,也有老师表示,无论是书包还是手提袋,都只是一种工具。“双减”后,学生的作业量减轻,也为书包的“减负”创造了环境。把书包换成手提袋,更多的是一种倡导,一种引导,为学生良好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